安捷倫液相色譜儀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
安捷倫液相色譜儀是利用混合物在液-固或不互溶的兩種液體之間分配比
的差異,對混合物進行先分離,而后分析鑒定的儀器。由于安捷倫液相色譜儀
HPLC具有高分辨率、高靈敏度、速度快、色譜柱可反復(fù)利用,流出組分易收集
等優(yōu)點,因而被廣泛應(yīng)用到生物化學(xué)、食品分析、醫(yī)藥研究、環(huán)境分析、無機
分析等各種領(lǐng)域。但是由于人員素質(zhì) 樣品的性質(zhì)以及儀器本身等方面的原
因, 常常出現(xiàn)這樣那樣的分析故障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(chǎn)分析。所以掌握一種
準確、快速的排除儀器故障的方法非常重要。
安捷倫液相色譜儀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:
1.柱壓高
可能原因:(1).緩沖液鹽分如(乙酸銨等)沉積于柱內(nèi);
(2).樣品污染沉積;
處理對于第一種情況先用40~50℃的純水,低速正向沖洗柱子,待柱壓
逐漸下降后,相應(yīng)提高流速沖洗,柱壓大幅度下 降后,用常溫純水沖洗,之
后用純甲醇沖洗柱子30分鐘;對于第二種情況,由樣品的沉積引起污染的C18
柱,和純水反向沖洗柱子,換成甲醇沖洗,接著用甲 醇+異丙醇(4+6)沖洗
柱子,再用換成甲醇沖洗,然后用純水沖洗,最后甲醇沖洗正向沖洗柱子30分
鐘以上。
2.指示
可能原因:(1).泵密封墊圈磨損;
(2).大量氣泡進入泵體。
處理對于第一種情況,更換密封墊圈;對于第二種情況,在泵作用的同
時,用一個50ml的玻璃針筒在泵的出口處幫助抽出空氣。
3.不穩(wěn)定
原因系統(tǒng)中有空氣或者單向閥的寶石球和閥座之間夾有異物,使得兩者不能密封。
處理工作中注意觀察流動相的量,保證不銹鋼濾器沉入儲液器瓶底,避免吸
入空氣,流動相要充分脫氣。如為單向閥和閥座之間夾有異物,拆下單向閥,
放入盛有丙酮的燒杯用超聲波清洗。
4.峰分叉
可能原因:(1)、色譜柱被污染;
(2)、柱頭填料塌陷;
處理對于第一種情況,先用純水反向沖洗柱子,然后換成甲醇沖洗,接著
用甲醇+異丙醇(4+6)沖洗柱子(沖洗時間的 長短由樣品污染的情況而
定),再換成甲醇沖洗,然后用純水沖洗,最后甲醇沖洗正向沖洗柱子30分鐘
以上。如沖洗后依然出峰不佳,則考慮第二種情況。對于第 二種情況,擰開
柱頭,檢查柱填料是否硬結(jié)或塌陷。去除硬結(jié)部分(污染的填料),裝入新填
料,滴一滴甲醇,填料下陷,再填,用與柱內(nèi)徑相同的頂端平滑的不銹 鋼桿
壓緊,再填平,滴甲醇,再壓緊反復(fù)幾次,直至裝滿填平。柱頭用甲醇沖洗干
凈,擦凈柱外壁的填料,擰緊柱頭,用純甲醇沖洗30分鐘以上。
5.重復(fù)性差
可能原因:(1)、進樣閥漏液;
(2)、加樣針不到位;
(3)、液量不足;
處理對于第一種情況更換進樣閥墊圈;對于第二種情況保證加樣針插到
底,注射樣品溶液后須快速、平穩(wěn)地從LOAD狀態(tài) 轉(zhuǎn)換到INJECT狀態(tài),以保證
進樣量的準確。日常工作中,液相色譜儀的保養(yǎng)非常重要,注意不要讓空氣進
入輸液系統(tǒng)和高壓泵中,儲液器內(nèi)的溶液如長時間未 用應(yīng)清洗儲液器并更換
溶液,每次用完色譜儀后緩沖液要用純水沖洗干凈,防止無機鹽析出或沉積;
樣品的前處理也很重要,任何樣品都要盡可能地去除雜質(zhì),完全溶解,盡量減
少對色譜柱的污染,以延長色譜柱的使用壽命,同時避免注射過濃的樣品溶
液,以免殘留液在進樣閥內(nèi)析出固體引起堵塞;色譜柱作好標記,用于不同分
析目的的色譜柱不要混用等。
6.其他原因及處理方法
故障類型 |
可能的原因 |
解決方案 |
基線噪聲大 |
隨機性- 污染物積聚沖 |
沖洗柱;凈化樣品;使用HPLC 級溶劑 |
連續(xù)性- 檢測器燈故障 |
更換紫外燈(壽命為1000 小時) |
|
偶然性- 外部電氣干擾 |
使用LC 系統(tǒng)專用穩(wěn)壓器 |
|
樣品量過大 |
進樣量應(yīng)為流動相進樣量的1/6 |
|
雙峰 |
樣品量過大 |
進樣量應(yīng)為流動相進樣量的1/6 |
進樣溶劑過強 |
使用較弱的進樣溶劑或流動相 |
|
濾芯堵塞 |
更換并使用0.5 μm 孔隙率的在線過濾器 |
|
柱有空隙或氣溝 |
用玻璃珠或填料填充空隙;重填柱 |
|
進樣器流路不通暢 |
更換進樣器轉(zhuǎn)子 |
|
柱頭有空隙 |
使用填料或玻璃珠填充柱頂部 |
|
柱上樣品超載 |
使用更高負載量的固定相 增加色譜柱內(nèi)徑 減少樣品量 |
|
單峰- 存在干擾性組分 |
凈化樣品;預(yù)分離 |
|
拖尾峰 |
開始出雙峰 |
請參見雙峰 |
存在未掃的死體積 |
減少接頭的數(shù)量 確保進樣器密封墊緊密 確保接頭正確固定 |
|
堿性化合物- 硅醇相互作用 |
換成聚合物固定相 |
|
堿性物質(zhì)- 硅醇相互作用 |
使用更強的流動相或添加競爭堿(例如,三甲胺 |
|
硅膠基- 柱降解 |
使用特種色譜柱;聚合物柱或空間位阻 |
|
峰展寬 |
進樣量過大 |
降低進樣溶劑的強度以集中溶質(zhì) |
進樣閥中的峰擴散 |
在進樣前/后引入氣泡以減少擴散 |
|
數(shù)據(jù)系統(tǒng)的采樣速率過低 |
增大采樣 |
|
檢測器時間常數(shù)低 |
調(diào)節(jié)時間常數(shù)使之與峰寬匹配 |
|
流動相粘度過高 |
提高柱溫 |
|
檢測器池容積過大 |
使用盡可能小的池容積(系統(tǒng)中無熱交換器) |
|
注射器體積過大 |
減少進樣量 |
|
保留時間長 |
使用梯度洗脫或較強的流動相 |
|
壓力波動 |
單向閥泄漏 |
更換單向 |
泵密封墊泄漏 |
更換泵密封 |
|
微粒積聚 |
過濾樣品;在線過濾器;過濾流動相 |
|
壓力漸增 |
微粒積聚 |
過濾樣品;在線過濾器;過濾流動相 |
水/有機系統(tǒng)- 緩沖液沉淀 |
測試緩沖液-有機混合物;確保兼容性 |
|
保留超出總滲透體積 |
體積排阻- 特異性相互作用 |
添加流動相改性劑或更改溶劑 |
保留時間不斷變動 |
柱溫不斷變化 |
使柱恒溫;絕緣;保證實驗室溫度恒定 |
平衡時間不足以適應(yīng)梯度洗脫要求,或等度洗脫流動相起變化 |
確信在溶劑改變或梯度結(jié)束后至少10 個柱容積通過色譜柱 |
|
流動相組分選擇性蒸發(fā) |
減少氦氣的劇烈脫氣;保持溶劑貯器蓋好;制備新的流動相 |
|
緩沖能力不足 |
用>20 mM 濃度的緩沖液 |
|
在線流動相混合不一致 |
保證梯度系統(tǒng)輸送恒定組成;與手動制備流動相核對 |
|
污染積聚 |
沖洗色譜柱以去除污染物 |
|
最初幾次進樣— 吸附在活性部位 |
用濃樣品進樣沖洗柱,使其處于正常狀態(tài) |
|
保留時間逐漸縮短 |
流速在增加 |
檢查泵以確保正確;否則需重調(diào) |
柱上進樣超載 |
減少樣品 |
|
鍵合固定相的流失 |
保持流動相pH 值在2-8.5 間 |
|
保留時間逐漸增加 |
流速在減慢 |
解決液流中的漏液現(xiàn)象,更換泵密封墊,檢查泵的渦流和氣泡 |
硅膠填料的活化點 |
使用流動相改性劑 |
|
鍵合固定相的流失 |
保持流動相pH 值在2-8.5 間 |
|
流動相組成在變化 |
確保流動相容器蓋好 |
|
硅膠填料的活化點 |
流動相中加競爭堿 |
|
硅膠填料的活化點 |
固定相用更高覆蓋度的填充料 |
|
靈敏度問題 |
峰位于檢測器線性范圍之外 |
稀釋或濃縮使之處于線性區(qū)內(nèi) |
最初幾次進樣—樣品在樣品池或柱中被吸附自動進樣器 流路阻塞 |
用濃樣品處理樣品池/柱 |
|
自動進樣器流路阻塞 |
檢查流量情況,確保無阻塞現(xiàn)象 |
|
進樣器樣品定量管未充滿 |
確保樣品池中已充滿樣品 |
|
在樣品制品時有關(guān)的樣品流失 |
用內(nèi)標法在制備樣品,優(yōu)化樣品制備方法 |
|
柱平衡時間減慢(離子對現(xiàn)象) |
長鏈離子對試劑平衡時間慢 |
使用較短的烷鏈試劑 |